东汉末年,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统一了中国北方,开始实行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的一系列措施。这期间曹操大举军事屯田,得以在人民流离失所的动荡时期,集合起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开凿运河,兴建灌溉工程,使经济得以恢复,社会得以稳定。曹魏时期大兴水利,为隋唐大运河奠基,也是开创了后来海河、黄河、淮河流域诸多灌溉工程的先河,不仅对历史影响深远,更是中国水利史的重要篇章。
▲刊登于《学习时报》2021年02月12日第7版
开挖运渠,为南北运河奠基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为三国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立东行的汉献帝于许昌,开始“奉天子以令不臣”。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为扫除袁绍在河北的势力,建安八年,曹操向袁绍之子袁尚、袁谭固守的邺城发动进攻,这期间曹操开白沟,兴建了沟通黄河和海河的第一条区间运河。《三国志·武帝纪》载:“九年春正月,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曹操“遏淇水入白沟”的具体做法是,在淇水口(今淇县东西卫贤镇东一里)作堰横拦淇水,引淇水东流入白沟,使漕船由黄河登岸后陆运数十里后转白沟,水运至邺。《水经注·淇水》对白沟的描述更为详细:“汉建安九年,魏武王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是以卢谌《征艰赋》曰: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从《水经注·淇水》的记载中可以看到,曹操的白沟运口工程设施相当完善。《征艰赋》的“洪枋巨堰”和“深渠高堤”可见工程规模浩大,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安七子”王粲在《从军行》描写了白沟通运的情景:“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从中可以领略两千年前舳舻千里、大军浩荡的宏大场景。这一水利工程为曹操打通了向华北运送军队、粮草的水路,使得曹操很快就夺取邺城,为后来控制和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袁绍病亡后,其子袁尚、袁熙投奔居今冀东、辽宁一带的乌桓族,希望借助外族的力量夺回冀州,以图再起,纵容乌桓的骑兵多次深入幽州腹地进行掠夺,据《三国志·武帝纪》:“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余万户。”乌桓不断骚扰曹操的北部边境,曹操为彻底消灭袁氏残余势力,解决三郡乌桓(乌丸)之患,平定北方局势,曹操决心北征乌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于建安十一年,动用大批民众开凿了平虏、泉州两渠。《三国志·武帝纪》中:“公将征之,凿渠,自呼沲入泒水,名平虏渠。又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平虏、泉州两渠沟通了海河南系,粮草充足,使得曹操在军事上迅速取得主动权,建安十二年九月曹操就大破乌桓,取得北征之战的全胜。征伐乌桓的胜利,奠定了曹操次年挥戈南下的基础,以实现他统一中国的愿望。也正是在曹操得胜回师,途经碣石山时,写下了充满宏伟抱负和浪漫主义情怀的不朽诗篇《观沧海》。
曹操修复了黄河和淮河之间的运河。据《三国志·武帝纪》:“(曹操)遂至浚仪,治睢阳渠。”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修浚仪(今开封市)睢阳渠,这应该是从浚仪到睢阳(今商丘市南)的汴渠的一段,汴渠连接黄河与淮河,漕运可以由淮入泗,到彭城(今徐州)后可转入汴渠,西通黄河,这样将黄河与淮河水系连通起来。
曹操击败袁绍占领邺城后,将统治中心从许昌转移到邺城。《水经注·浊漳水》这样描述:“长安为汉之所居、洛阳为西京之遗迹、邺为王业之本基。”所以,曹操非常重视邺城的营建,进行了大规模营建工程,其中为改善邺城通向外界的交通,曹操下令开凿一条西起漳水东至白沟的运河,以补充白沟的水量,打通了邺城通向白沟,乃至北上的水上运道。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九月,作金虎台,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河。”这个渠在《三国志》中没有说明是什么渠,但从《水经注·浊漳水》中可以得到印证为“利漕渠”,记载:“汉献帝建安十八年,魏太祖凿渠,引漳水东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利漕渠连通了漳水和白沟,由此,邺都水运可由漳水经利漕渠入白沟。曹魏时期还修建了白马渠,将漳水与滹沱河连通,修建的鲁口渠将滹沱河与泒水连通,再北上与前文所说的平虏渠、泉州渠以及新渠连通。这是一个规模宏大、通江达海的水系连通工程,以邺城为中心,北上可以至海河、滦河各水系并直达大海,南可以通过黄河抵达江淮各地,邺城也因此成为黄河下游大平原上的南北水运交通的枢纽,得到了繁荣和发展。西晋左思所作《魏都赋》,描写邺城的景象不禁让人感受到邺城的繁华与巍峨:“层甍反宇,飞檐拂云,图以丹青,色以轻素。当其全盛之时,去邺六七十里,远望苕亭,巍若仙居”。
在黄河与海河、黄河与淮河、淮河与长江各水系之间的运河工程多从三国时期开始,以白沟和汴渠为骨干,曹魏时期初步形成了沟通江、淮、黄、海四大水系的运河体系。这些运渠,有的是军事进军的需要,如白沟、平虏、泉州渠,有的兼有灌溉效益,如广漕渠、利漕渠、白马渠等。三国时期运渠的开凿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成效上,都是空前规模的。曹魏时期运渠的开凿,用于发展漕运,对维系曹魏政权的统治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更是为隋唐南北大运河的沟通奠定了基础。
▲永济渠示意图
大举军事屯田,发展水利,奠定千年根基
东汉末年数十年的军阀混战,土地荒芜、民不聊生。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人相食,……”曹操在《蒿里行》中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为有效地解决粮食问题,恢复农业生产,采纳枣祗等人的建议,推行屯田制度。屯田制祗源于西汉,至曹魏时期得以发展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这是曹操开始实施屯田措施之始,在裴松之注《三国志》中有比较详细的描述:“《魏书》:公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从中可以看出曹操列举了秦人发展农业和汉朝实施屯田的做法,对屯田高度重视,这样才能“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曹操推行屯田制,集中了人力和物力,有了大兴水利的条件,曹魏时期水利工程建设呈现出大发展的局面。《三国志·夏侯惇传》:“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在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芍陂是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我国最早蓄水灌溉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寿县南,是利用地形,将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曹操为了南征伐吴的需要,在淮河流域大规模屯田,修复了废弃多年的芍陂,据《三国志·刘馥传》记载,刘馥在建安五年任扬州刺史时,“广屯田,兴治芍陂及茹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此后尚书郎邓艾也大修芍陂,更有成效,在芍陂附近修建大小陂塘50余处,大大增加了芍陂的蓄水能力和灌溉面积。邓艾还开广漕渠,由汴引水到颍水各陂塘,既可以蓄水灌溉,又可以通漕运。曹操和他的后继者持续开发芍陂和两淮地区的灌溉工程,对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大为促进,东晋人称这个地区“龙泉之陂,良畴万顷”。持续不断地修建陂塘,扩大了屯田规模,大兴了水利,使得农业生产得以恢复与发展,“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使这一地区“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为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实现了曹操“强兵足食”“克平天下”的夙愿。这一地区的很多水利工程多是曹魏时期重建或创始的,如芍陂,又名“安丰塘”,至唐代芍陂仍“陂径百里,灌田万顷”,是唐王朝的重要粮食基地。元代芍陂支撑淮南屯田,为全国主要屯区之一。明代自永乐十二年始对芍陂进行了扩建。清乾隆十四年对芍陂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今天,芍陂是淠史杭灌区的调节水库,仍在发挥巨大的作用。
附:三国·魏曹操“衮雪”书法作品欣赏
衮雪
▲陕西汉中市博物馆收藏
传说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仲秋的一日,天高云淡,曹操带着文武百官,来到汉中石门栈道的褒谷之地。这里山清水秀,野花飘香,明净的褒水从山谷飞泻而下,撞在河心的一块巨石上,溅起朵朵水花,如雪浪排空。曹操被这美好的大自然景色陶醉了,书兴大作,题写了“衮雪”二字。
字写好后,大家对魏王的书法赞叹不已,不过对“衮”字没有三点水的问题谁也不敢提。有一人壮着胆子问道:“丞相大人,你的书法如此之好,只是\\'衮’字缺了三点水。”曹操听后仰天大笑。他用手一指滚滚的褒水说:“\\'衮’在水边,何以缺水?”这时大家才如梦初醒。
1969年,因石门修筑水库,刻石将没水中,于是人们连同“衮雪”在内的汉魏 13件刻石精品馨山刻石,移置汉中市博物馆内陈列,以供海内外游人参观。
尊敬的用户您好!由于目前平台处于调试阶段,有些功能或内容若有不完备的地方,敬请谅解,并诚邀您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意见与建议可在网站最下面用户体验的意见与建议中进行反馈,也可拨打热线电话:010-63707961。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返回首页非紧急情况,请点击发布更详细的需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