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大坝安全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与培训 - 水文化 - 详情
发布时间: 2024-06-12来源:半月谈作者:赵金正访问次数: 168

古今相遇:汴河故道漾新波

“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北宋年间,苏轼曾多次从隋唐大运河古汴河段往返宿州,留下了千古名篇,带给安徽宿州“此去淮南第一州”的美誉。

 

斗转星移,古汴河逐渐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新中国成立后,近百万民众经过三冬四春的艰苦奋斗,沿古汴河遗址再造的一条新汴河,如今已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聚集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千年之间,两条运河共同见证着时代与城市的巨变。

 

 

0001.jpg


相隔千年,近在咫尺

 

漫步在安徽省宿州市,一条宽阔而平静的运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开挖的大型人工河道、位于宿州市的新汴河。不远处,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汴河遗址。

 

千年前,出于政治、经济与军事的需要,隋朝以举国之力开凿大运河,最终形成了贯穿中国南北五大水系的庞大运河系统。其中,全长约650公里的古汴河自西向东贯穿河南、安徽与江苏三省,西经洛阳连接陆上丝绸之路,东经长江、钱塘江连接海上丝绸之路。

 

古汴河,逶迤千里,百舸争流,是当时的漕运要道。宋代诗人梅尧臣曾这样描写过古汴河:“上牵下橹日夜来,千人同济兮万人利。利何谓,国之漕,商之货,实所寄。”随着古汴河沿线经济繁荣发展,人口大量聚集,包含宿州在内的沿线城市逐渐兴起。尤其是唐中后期至北宋时期,宿州文化繁荣,商贾云集。

 

然而,由于古汴河水源长期引自黄河,泥沙量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朝代的更迭,原有的河道逐渐干枯、荒废,并最终陷入了长久的沉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劳动者的阵阵号声,唤醒了这条沉睡了近千年的古运河。

 

“宿州曾经长期遭受水灾困扰,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兴修水利迫在眉睫。”汴河博物馆前馆长赵彦志告诉半月谈记者,宿州地处沿淮淮北地区,地势较低。20世纪60年代初,宿州总结本地治水实践,逐步形成了“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洪涝分排、各走各路”的治水方案,计划修建一条长度突破120公里,涉及豫、皖、苏三省共15个县市的人工运河。由于新运河与古汴河走向基本一致,遂命名为新汴河。

 

1966年11月,新汴河一期工程开工,群众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报名参加,短短一周时间,23.8万民众从四面八方迅速集结到120多公里长的新汴河开挖工地。经过三冬四春的艰苦奋斗,这条长约127公里的大型人工运河新汴河工程终于完成。

 

新汴河在建成半个世纪以来,经受住了历次洪水的考验,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用水。宿州地区的工农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变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面、油基地。

 

古渠润新田,两岸谱新篇

 

在宿州市汴河博物馆,能看到用技术复原的古宿州城景象:城内,汴河两岸商贾叫卖;水面上,鳞次栉比的商船货船穿桥而过,将粮食、货品通过运河输送至全国各地。

 

唐宋时期,宿州所在的淮北平原平畴千里,土地肥沃,农耕文明高度发达,是隋唐大运河汴河流过的繁华之地,江淮地区成为唐宋时期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地。转眼千年,随着新汴河水利设施的修建与改造,这里逐渐成为福泽两岸百姓、滋养产业发展的“母亲河”。

 

如今,在新汴河灌区内,约40万亩耕地能够享受到高质高效的灌溉服务。行走在宿州市埇桥区新汴河畔的农田里,清澈的河水正从新修建的闸口涌入,被四通八达的沟渠引入周边农田。“这里水资源丰富,我们尝试将800余亩地势较低的麦田改为稻田,2023年水稻产量达到了亩产610公斤。”埇桥区兴农供销集团有限产业公司总经理王敏说。

 

今天的宿州不仅仅成为产粮大市,更打响了新汴河的金字招牌,吸引了一批高新科技企业在河边落户。坐落在新汴河北部的安徽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聚集了超两千家企业,涵盖各类云计算、智能制造企业。园区内,华为等一批头部企业纷纷落户。

 

走进高新区的汴水之畔超算中心,一台台超算设备正在全天候处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重要数据。机房的水冷空调系统管道内,源自新汴河的市政自来水正在高效循环流动,为这座火热的超算中心降温。“宿州市地处四省交界,中心选择落户在高新区,因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同时具备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算力产业未来市场广阔。”宿州华瑞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支持中心副部长朱奎元表示。


接洪泽湖,通达江海

 

千百年前,大批外国使团与学者远渡重洋,来到隋唐大运河沿岸学习、交流,甚至直接定居在运河沿线城市。唐宋时期的丝织工艺、造纸、印刷术等,也通过运河走向世界。

 

作为宿州乃至皖北地区一条重要的省际航道,新汴河上游通过沱河、萧濉新河等连接河南、安徽和江苏等地的粮食产区、煤炭矿区、产业园区,是沿线地区运输大通道。

 

近年来,宿州市持续推进新汴河航道整治、船闸等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新汴河航道即将连接洪泽湖、通达京杭大运河并最终入海。改造后的新汴河航道全线贯通后,预计年通过能力可达3000万吨,上连中原经济区,下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长江经济带无缝对接,成为沟通东部地区的重要水运通道,构筑皖苏省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

 

“宿州是一座季节性缺水城市,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500立方米左右,多年来地下水一直是城市水源的重要部分,好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市民能够喝上优质的长江和淮河水。”宿州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3年宿州有超100万民众的饮用水被替换为优质地表水。

 

随着引江济淮等水利工程以及地表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有序推进,滚滚长江、滔滔淮河水将通过河道管网,输送至千家万户。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您好!由于目前平台处于调试阶段,有些功能或内容若有不完备的地方,敬请谅解,并诚邀您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意见与建议可在网站最下面用户体验的意见与建议中进行反馈,也可拨打热线电话:010-63707961。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返回首页
需求信息提交

非紧急情况,请点击发布更详细的需求信息